佛祖为什么找5个违反天条之人取经你看他们

2024/9/9 来源:不详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更是通过小说、影视剧、动画片等等形式广为传播。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情节,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

《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唐三藏、白龙马、猪八戒、沙悟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成佛之路千难万险,人又有七情六欲阻人成圣,有五种毒心妨碍成佛。佛家讲究预要成佛修道,必要消除五毒心,此五毒就是“贪、嗔、痴、慢、疑”。

西游五人组中,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成佛修道的阻碍,而西行的路上,就是消除“五毒”的过程!

孙悟空是“嗔”

嗔就是对不满意的地方就发脾气,一遇到不如意就开始意气用事。

孙悟空就是如此,出生石猴的孙悟空,缺乏规则的束缚,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取四海之至宝、销生死簿之名号、扰乱蟠桃大会、盗取老君仙丹,尤其是大闹天宫,棒打凌霄宝殿,天兵天将也损伤殆尽。在佛家看来,这就是犯了“嗔”戒!

猪八戒是“贪”

普通人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佛家讲“色香身味触法”,其实都是贪。

猪八戒在天庭因贪图美色而被贬下凡间,遇到漂亮的女妖精也是挪不动脚跟,四圣试禅心过程中,只有猪八戒没有经受住诱惑,被菩萨惩罚。五庄观中,猪八戒也表现出来对食的贪婪。师徒四人走到平顶山,猪八戒去巡山,却不想八戒贪睡,编了个石头山、石头洞的慌。

猪八戒的表现就是实打实的“贪”。

沙悟净的“痴”

痴说的是心性迷暗。《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

沙和尚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因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盏,而被贬到了流沙河中。被贬之后,卷帘心存怨愤,以人为食,对当初天庭的生活十分怀念。人们总结了沙师弟的经典台词,“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啊”“二师兄,大师兄说得对啊”等等,虽说是游戏之作,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沙师弟缺乏主见,心性迷暗。

小白龙的“慢”

佛家五毒心中的“慢”是傲慢的意思!

白龙马出生高贵,本是西海三太子,西游记中称之为“玉龙三太子”!白龙马的出生是比较高贵的,虽然犯了忤逆之罪,但这五人组当中,谁又不是犯过错误的呢?就连唐僧都是因为不听佛祖说法,轻慢佛教才被贬斥!说到底,白龙马是因为傲慢,不敬畏自己的父王,才被惩罚,化作白马!

唐三藏的“疑”

疑是怀疑,是对佛教真理不能够笃信无疑!

唐僧的前身是金蝉子,佛祖说唐僧“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就是说唐僧对佛教真理有所怀疑,对佛祖的心不够真诚。转世之后,在西行之路上,也是如此。唐僧的白马被小白龙吃了之后,唐僧就哭诉道: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

在《西游记》中第八十一回,一众人到了镇海禅林寺,唐僧突然就生病了,病好之后便要写信与唐王说“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就是说要放弃取经大业了。经过悟空劝说,最后才放弃了打道回府的打算!

九九八十一难已过,将唐僧一行心中的五毒去尽,众人才修得正果。五人都是戴罪之身,也代表了世人心中所存的“恶”,只有将这五毒除尽,人们才能够超越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菩萨要选取五个犯了天条的人去西天取经的原因,取经的过程就是破除五毒心的过程!最终,历经千辛万苦,五毒尽去,天随人愿,五圣成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