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寺庙砖砌而成的永祚寺,全国罕见,它还
2023/8/29 来源:不详太原永祚寺,太原人更顺口的称其为“双塔寺”。百度了下,“祚”(zuò),本意是指福,赐福,也指帝位,还指保佑。永祚寺有何意义,小伙伴们自己理解吧。国保级的永祚寺,最让太原人耳属能详的还有明代牡丹和凌霄双塔。
“永祚寺”,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年),不算后面的双塔部分,寺院为三进院落。图中就是明代牡丹园,每年总有那么几天,这里是满园芬芳关不住。
“永祚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整座寺院的建筑材料基本上全是砖,为“砖夯无梁”式建筑。图片中是寺内主要建筑,二层式结构的下层是“大雄殿”,上层是“三圣阁”。“大雄殿”又叫“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长19.55米,深11.3米。整座大殿不用一木,明代砖仿木结构的代表。
“三圣阁”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为单椽歇山式高阁。图片中为“三圣阁”精美的砖雕井顶。
全砖结构的永祚寺大殿和双塔。整个寺内建筑,椽下斗拱,颌仿,廊柱,均为砖仿木造型。且雕工精细,造型奇特,真的是我国罕见地砖构建筑群落。
永祚寺“凌霄双塔”。两塔均为砖砌而成,八角十三层,五十余米。图中左侧宣文塔(公元年),右侧文峰塔(公元年)。这也是全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置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双塔。双塔也是太原的标志,乘火车时,在太原南到太原站之间的某一段,在火车上向东看,双塔赫然在目。
现代图纸上的双塔,估计土木工程师们才能读懂,普通人看看热闹就可以了。
这也内图纸上的塔内结构,不知道几百年前明代的能工巧匠们造塔是不看的这样的图纸。
双塔中,宣文塔对游客开放,可以登塔。塔闪有台级旋转而上,几百年来,登塔者众,台阶和塔身上的砖被磨得“闪闪发亮”。塔身上也是“砖刻墨宝”满满,内容都是到此一游,看见有五十年代的“题字”,估计题字者都已经老了。数了数每层都是十三级台阶。
塔内每层,都是砖砌藻井式顶,看上去和“三圣阁”差不多。为几百年前的能工巧匠们点个赞吧。
塔内每层都是这样的,算是东西"走廊"吧。东侧低,西侧高,有窗户可以透光,透气。塔身从外看有八个窗口,实际塔里就这两个。
蹲在塔内看太原,估计几百年来的古人也是这样看的,只不过看到的不同而己。那一大片平房就是郝庄村,这也是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重点村落。再往北是著名的“太原服装城”。东面则是东中环高架桥,桥下则是南沙河快速路,这在几年前是看不到的。而永祚寺则是太原未来的“双塔大景区”的核心之一,虽然不是节假期,看到游人也不少,古老的“永祚寺”正在慢慢地向游客展示它无与伦比的“真实身价”。“双塔永祚寺”,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