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水娟的艺术人生
2024/8/20 来源:不详孙水娟是谁?她是中国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河南省禹州市御钧斋原创钧瓷博物馆的造型师。
刚刚三十八岁的她,已经在钧瓷行业一直不间断地摸爬滚打了二十年,年纪不大道行深。一直以来,孙水娟只做原创孤品,她的钧瓷作品,支撑着大半个御钧斋钧瓷原创博物馆。
孙水娟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三届中国陶艺造型金奖获得者,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获得者,是许昌市劳模和许昌市拔尖人才,获得国家专利证书,还是为数不多的“许昌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拥趸者。
如此多的殊荣使孙水娟备受瞩目。在中国钧瓷界,拥有众多桂冠的钧瓷艺术大师凤毛麟角,使人刮目相看。更吸引眼球的,是孙水娟与前辈们巨大的年龄差,使她成为中国钧瓷界的一匹黑马。
结缘钧瓷遇良师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整整二十年,孙水娟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钧瓷原创艺术。时间,证明了孙水娟与钧瓷长久的缘分。
白天,如果她不在工作室就一定会在去工作室的路上,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孙水娟却过得有滋有味。
她说,只要手里有泥,生命就不会空虚,从脑海泄入指尖的灵感就不会枯竭,这一生,已经彻底沦陷于钧瓷造型而不愿自拔。钧瓷艺术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她的作品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她的钧瓷造型艺术不断刷新高度,灵感来源也更加宽泛。她的所思所想都通过钧瓷造型去深刻诠释,深陷其中并乐在其中。
如果你观看了孙水娟钧瓷作品诞生的过程,会更加钦佩一个女造型师的执着与灵性,她是一个值得被记录、值得被知晓、被倾听的钧瓷艺术家,她的艺术人生呈现出纯粹的光芒。
回望来路,满程芳菲一路歌,孙水娟一脸幸福,满怀感恩。十六岁,她听从恩师孙啸虎的建议:无缘大学,就学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艺吧。
十八岁,刚刚从郑州玉雕学校毕业的孙水娟遇上了钧瓷,中国陶瓷工艺大师任星航是她的钧瓷艺术启蒙老师,高起点,严要求,为孙水娟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机缘巧合中,孙水娟与中陶协副主任赵学仁先生十六年的的师徒情义填充着御钧斋钧瓷原创博物馆的巨大上升空间。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造就了孙水娟的艺术人生。
仲夏时节,凌霄花的藤蔓以葳蕤之势向上攀爬,粉色的合欢以五厘米的秒速飘落窗前,室内的多肉在明亮的光线里微笑,沏好的茶在她身旁的矮几上香气氤氲,工作台上的作品《丝路瓷语》已具雏形。
祥云升腾的底座上琵琶以飞天之姿飘飘欲仙,只见孙水娟切下一块泥条码在工作台上,双手推动泥条,慢而有力地滚动,由掌心滚到指尖,再由指尖滚回掌心,反复操作数次,随着泥条由粗变细,均匀自然地向两端延伸。她灵巧的双手把搓好的泥条放在作品上使之衔接,然后用指腹一点一点地捏匀,并使之平滑无痕。
这时,她的头低下来,齐耳的短发把她衬托得更加纯粹,水娟的眼睛凝视着即将完成的作品。偶尔抖动的睫毛观照着作品的修整弧线,双手不间断地拿捏整理,额上的碎发不时变换角度。
这样的动作重复N次后,作品才上升了少许的高度。看得出,作品《丝路瓷语》流畅的造型和美好的寓意让水娟颇为自豪。
她缓缓地直起身子,眼睛慢慢地从作品上挪开,轻轻地摇动了几下肩膀,一边整理台面一边说,今天只能到此为止,再高的话会承受不住,我是特别尊重泥性的。
水娟莞尔一笑,她的脸有着恰好的弧度,显得美丽而自信。有创造力的女人充满魅力,用在水娟身上恰如其分。
孙水娟的作品基本采用这种古老的泥条盘筑法,一根泥条不过一厘米的高度,所以,孙水娟盘筑泥条的数量就是钧瓷作品的高度,她的作品镌刻着无法数清的指痕。
古法新意塑钧魂
拂去被岁月遗忘的厚厚尘埃,古老的泥条盘筑法在孙水娟的钧瓷造型艺术之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启迪着孙水娟的创作灵感,拓展了她对钧瓷造形艺术的自由和随意性,拓宽了孙水娟的艺术人生,从而使孙水娟找到了一条通往钧瓷艺术巅峰的原始之路。
尽管这条道路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然而,孙水娟认准的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从考古发掘的陶瓷器皿来看,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还是尼罗河畔的黑顶陶器,距今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制作大型陶瓷器皿时,大都采用泥条盘筑的成型方法,这种方法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方法之一。
泥条盘筑法是用粗细一致的泥条,层层盘叠垒筑,按着渐次增大或减小的规律连接在一起,垒集成所需要的形体。
孙水娟通过长期大量的钧瓷造型摸索出的实践经验,认为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有助于复杂器型的变化多端,满足大型的器皿丰富的形体变化,有助于塑造和把握人物作品的肌肉、骨骼和面部表情。为创作各种不规则器型和多种题材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且在造型空间所受的限制较小,随意性强,有很强的表现张力和创意空间,更符合钧瓷艺术的造型需求。
从而使孙水娟在捕捉创作灵感、表情达意方面更加得心应手。她在长期的钧瓷造型艺术实践中把泥条盘筑技艺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
泥条盘筑法的许多优点是手拉坯等其它一些成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也是现代陶艺家在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成型方法。但是,在钧瓷领域,由于普遍采用手拉坯或注浆成型工艺,泥条盘筑法被束之高阁,甚至渐渐遗忘······
现代艺术是个性发展的多元艺术,孙水娟的艺术个性沉淀了她从事多年的钧瓷艺术,具有中国钧瓷特征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
孙水娟多年的从业经历加上年轻的现代艺术视野,古老与现代并重,在钧瓷塑形的道路上重新发掘、整理、汲取古老的泥条盘筑艺术形式,并使之发扬光大,赋予自己独特的艺术感知能力,使古老的泥条盘筑技艺在钧瓷艺术领域大放异彩。
孙水娟的作品无论在制作工艺还是在文化的延展性方面,独具思想性和生命力,因而具有个性化和唯一性。中陶协副会长赵学仁先生称赞孙水娟本身就是一座美丽的艺术宝库,具有不可复制的珍贵特性。
孙水娟以女性的细腻和柔韧克服泥条盘筑成型的层层难关,从每一种瓷土配方中认真筛选,研究各种瓷土的特性和配比关系。经过层层繁琐的工序,符合心理预期的泥巴才缓缓登场。
尔后,孙水娟用双手盘出每一根泥条的韧性和耐力,基本避免了在盘筑成型后的开裂问题。用泥条盘筑法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比较复杂的作品,历来都是有困难的。因为作品本身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承受泥条继续盘高,所以,一件作品往往要经过数天甚至半个月或者更长的的制作过程。
在盘筑过程中,必须握好泥的干湿度,还要注意每一次衔接部位的湿度,才能保证已经形成的胎体和泥条之间的粘连融合。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控器型的整体圆润线条,使作品呈现古朴、流畅和富于变化。
孙水娟的作品就像她本人一样,质朴中透着灵性,奔放中蕴含自然,具有大师气质的率性而为,又兼具创作的随意性。
孙水娟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坚持用这种古老的塑型方法进行创作,由生疏到熟悉再到熟练驾驭,她把泥条盘筑法真正地用活了。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赋予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使作品抛弃了繁缛和花哨的装饰,回归原始的本真和质朴。
泥条盘筑工艺是最原始最纯粹的手工艺术,自始至终不需要任何工具辅助完成,作品通体布满指痕,宣泄着孙水娟的情感起伏。
钧瓷艺术自唐宋发展至今,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生活艺术,满足了人们艺术生活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孙水娟创造性地使原始技法与现代审美相融相生,匠心独运,回归传统,不断探索。
用古老陶艺的质朴语言丰富现代钧瓷艺术的新语汇,这些原创符号在孙水娟的艺术世界里一气呵成,无缝衔接。这样的工匠精神烙印着本土民族文化特征的审美情趣又不乏现代意识的原创孤品,才具有交流的价值和传世的可能性。
三年终成罗汉像
孙水娟用高度概括的钧瓷语言塑造着一个个佛教题材,把泥条塑造成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在釉色窑变的辉映下,彰显着佛禅文化的永恒魅力。
孙水娟对于传统器型的再创造、佛教题材所引领的禅文化内涵以及对现代题材的大胆尝试,无不呈现出孙水娟追求简单极致的生活美学。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二十年过去了,御钧斋钧瓷原创博物馆里陈列的艺术品件件出彩,让同行们无不伸出大拇指。
水娟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仔细揣摩。让我们深信,真正优秀的作品诞生时,往往会大过自身的格局。随着岁月一层层包浆,不断提升它们的价值。
每一次值得的等待,到最后都会不期而遇。耐得住寂寞,耗得起精力,不急于求成求名,以一颗平常心专注钧瓷。这是孙水娟和赵学仁先生多年以来无形中达成的默契。
孙水娟曾经用三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创作钧瓷十八罗汉像,这三年是忘我的三年,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揣摩十八罗汉的体貌特征,无数次尝试罗汉的衣纹飘举,更多的是把握罗汉的面部表情。
而这些都需要用线条去表现,用尽所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表达十八罗汉的各个情态,孙水娟一页页地翻看佛教书籍,一张张地描摹罗汉画像,渐渐地,罗汉的情态在水娟的脑海里生了根,十八罗汉各有特点各具情态,着手创作的水娟成竹在胸。
她创造性地把以线造型的绘画艺术语言充分运用到钧瓷造型中,这是孙水娟的高明之处。通过手指的力度揉捏使罗汉产生动作,把罗汉的肌肉骨骼塑造得栩栩如生,刚柔相济的力感和佛文化内涵,赋予罗汉内在的生命力。
孙水娟最大限度地运用泥条盘筑工艺的自由表达极限,强化罗汉形象的手法层出不穷,使十八罗汉这一佛教题材衍生出更宽泛的审美情趣,钧瓷罗汉或安详或狂放,直达佛法无边的精神境界。
孙水娟塑造的十八罗汉的面部表情堪称经典,她善于扑捉瞬间情态,把握每个罗汉的个性特征,浓眉深目,大鼻隆突,满面络腮胡须根根如生,头颅结构和面部表情夸张,强调眼部神态,直达窃目欲语之境,歆和中国佛教传统。
钧瓷罗汉神情生动,或坐或站,或眼观流云,衣纹恍如行云流水,线条流动飘逸。有的罗汉威猛奇特,身形伟岸,线条转折宛若绕指之钢,饶有奇趣而又不失法度,是钧瓷艺术与佛教艺术别具意义的融合。
孙水娟的罗汉造型于飘逸中蕴含力道,把十八罗汉独立不羁、一身正气又放浪形骸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呼之欲出。钧瓷罗汉惟妙惟肖,恣肆狂放、踌躇满志而又怡然自得。
十八罗汉清高超逸、不屑凡俗的精神世界,赋予钧瓷更高的艺术价值。如今,这十八罗汉在钧瓷原创博物馆里被更多的人欣赏赞叹,成为镇馆之宝,荣获国家专利。
文:姚建平丨图:王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