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也脱不了爱情的窠臼百家故事

2025/6/12 来源:不详

王家怀讲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04/u5vjgni.html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我们期待着家庭关系的主题一路延伸下去,伴随着兄妹的成长,所有人的故事细密交织,让我们更深地去理解这个组合家庭里每个人的性格和人生。但情节突然被加快了速度,似乎是担心这样的琐细无法支撑,嫌弃原生家庭的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回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成为绝对主导的爱情。

文|令颐

编辑|金桐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一部剧敢慢下来了。

现在的故事往往要一刀见血,只留主干,枝枝蔓蔓的充盈往往被舍弃。即使是注水也不需要细节的填充和铺陈,男女主人公的情爱纠葛,原地踏步,你来我往,就能撑过几个回合。

所以在一开始,《以家人之名》用小火慢炖的方式营造出的烟火气,让人感受到了真实的温暖。它用夏日的阳光,小孩上下楼梯的奔跑,夫妻吵闹,隔墙有耳,吱吱呀呀的风扇,构建出了能勾起人回忆的真实的邻里空间。父亲李海潮作为一个开在小区里的面馆的小老板,有股谨慎、宽厚、家常的劲儿,再加上几个小演员灵气和不造作的表演,让这部剧一下子有了生活的贴合感。

很多人在弹幕里说,前几集让人想起了电视剧《请回到》——这是一部用细节撑起了亲情的小宇宙,剧里每一个人物都有神来之笔,每一个故事都有铺垫,有起伏,有呼应,有结局的经典电视剧。

这更像是一种愿望,在甜宠剧和仙侠剧当道的荧屏上,愿意沉下来讲一讲亲情,探讨家庭这个方寸之地里人性纠葛的剧总是会被寄托更多的期待。

可惜,《以家人之名》的主线在开头几集之后还是转身成了爱情,家庭和亲情的故事和探讨不断削弱,豆瓣评分从高开8.6最终跌到了7.2。

《以家人之名》在豆瓣评分从8.6最终跌到了7.2

原生家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电视剧的主人公总要面对原生家庭的阴影。这种阴影总会在恰当的时间成为故事的推动力。那些满腹心事的角色背后,往往隐藏着成长带来的隐痛。《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安家》中的房似锦、《下一站幸福》里的元宋,曾经的被忽视、被损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但这些原生家庭只是故事影影绰绰的背景,往往会变得工具化。施害者没有更细致的刻画,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出来挥舞一番,看起来是层次单一的可恶。

《以家人之名》里原生家庭的问题成为故事的核心框架。三个家庭的孩子母亲都缺位。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哥凌霄的母亲陈婷外出打麻将,凌霄给小妹剥核桃,导致小妹被噎早夭。陈婷无法面对现实,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最终抛弃家庭出走。小哥贺子秋有一个拒绝承认他的父亲,母亲到深圳一去不返。他如同弃儿般被李海潮领回了家。小妹李尖尖看似无忧无虑,实际上母亲难产去世,她和父亲李海潮相依为命。

三个破裂家庭如何凑在一起修补自己的人生,这是故事的起点,也是故事的张力所在。凑在一起的五口之家,家庭结构也很独特,两个爸爸加上三个异父异母的兄妹。这难免让人想起小偷家族,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一起面对生活的千疮百孔,而产生了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李尖尖在剧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一定能成为家人,但是相互珍惜爱护的人一定可以」。家人并不是原生的,他依靠的是日积月累的互相给予和陪伴。

家庭系统治疗的奠基者MurryBowen阐释过完整的家庭有两个重要功能:协助成员的个体化、找到自我,以及为个体提供一种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以家人之名》中,李家刚好为兄妹三人提供了这样的避风港。正是在这样宽松、平等又充满爱意的生长环境下,亲情填补了原生家庭留下的空缺和遗憾,也让他们牢牢记住了「我们是一家人」。

在这个剧里,最有生活气息和质感的是两个爸爸。他们有着和谐的相处之道:没有绝对的强和弱,什么事儿都会商量着来。李爸会嫌弃凌爸,和他拌嘴;凌爸说错话的时候李爸还会收走他的酒杯,唠叨一两句,这让他们多了一分可爱。观众们喜欢这些细碎又温馨的细节:「就像生活中的爸爸和妈妈。」

李爸和凌爸

兄妹三人的关系自然而亲密。他们彼此了解喜好,连吃面时都会先进行一场「交易」;生活中少不了打打闹闹,但当任何一个遇到麻烦时,三个人一定会聚在一起,一致对外。这让人相信在亲情的包围下,他们的生活不再只有苦涩,一起成长的陪伴带来了甘甜。那些热闹既是平凡生活中的佐料,也逐渐积累成了他们相互牵绊的回忆。

剧中一家人吃早饭的情景,几乎是完美的家庭关系呈现。尖尖和小哥抢厕所,敲天花板叫大哥吃饭,李海潮在厨房里做早餐,镜头对于美食的凝视,将寻常生活的氤氲烟火气烘托得非常到位。

而尖尖作为唯一一个女性成长于四个男性之中,剧里也试图用尖尖宣告自己初来月经时,爸爸和哥哥的尴尬和面露难色,触及一点女孩成长的话题。

我们期待着家庭关系的主题一路延伸下去,伴随着兄妹的成长,所有人的故事细密交织,让我们更深地去理解这个组合家庭里每个人的性格和人生。但情节突然被加快了速度,似乎是担心这样的琐细无法支撑,嫌弃原生家庭的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回来了。

这种叠加的戏剧化,突然让之前绵长的节奏转向。车祸,死亡,突然暴富回来的父亲,坏人的威胁,像一场冰雹,砸碎了之前的温馨。大哥和小哥不得已出国并回到了陈婷和赵华光的身边,却总在怀念李爸做的那一碗糖醋排骨面。在九年的分别时光中,几个家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离,客套和忽略取代了热络,他们再也回不到原本的人生轨迹中。

我们突然感觉到,那些原生家庭的「坏人」变成了编剧的工具,他们没有细致的可分辨率,随时听从编剧的召唤,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该让人憎恨的时候可以立刻歇斯底里。面目狰狞得毫无来由,整个剧的气质也像是突然尖刻了起来。

从小一起长大的异父异母三兄妹

僵化

随之而来的是爱情成了绝对的主导。

一家人单纯的亲情止步于凌霄和子秋对尖尖的表白。观众们期待的家庭剧还是落了爱情剧的窠臼,从人设到剧情变得俗套、尴尬起来。凌霄在回国后开启了霸道总裁模式,为了追到尖尖,他发动了摸头杀、电梯壁咚这种在甜宠剧里最常用的模式。模式好用,但在一个前期做了如此多的亲情关系的铺垫的剧里却显得有些油腻和格格不入。

当凌霄和尖尖的恋情渐渐浮出水面后,兄妹人设开始僵化。只要他们一同出现在一个话题框内,就是甜、虐和纠结。而子秋在此时又一次经历了被亲妈当面放弃,留给他的只有可怜。

在这样的人设下,剧集变得套路化,毫无创新可言。两个关系亲密的男生为了一个女生,当场对峙、互相伤害;闺蜜发现自己的暗恋对象偷亲了好朋友后,从决裂到理解,明白了「别人不喜欢我也不是我的问题」。观众们在偶像剧中能够预见到的场景纷纷重演,为了成全凌霄和尖尖的爱情,周围人的可怜和「懂事」显得刻意。

不出意外,观众们遇到了「追剧墨菲定律」,最怕看见爱情,但它还是来了。观众们吞下编剧发的一颗糖,却也不得不在网上大加吐槽——「兄妹CP大乱炖我真的无福消受。」

这样的剧情设定使人物的发展慢慢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情感空间中。李爸和凌爸不再只是两个宽容的慈父,而是即将变成法律关系的亲家。两兄妹结为连理,「好肉烂在了自家锅里」。

此时,反观这一家人的家庭生活,似乎都在为日后凌霄和尖尖的恋爱桥段做铺垫。尖尖从小时候开始就害怕看牙医,凌霄就特意为她当上了牙医,他的一切选择只为了接近尖尖,他只有依靠尖尖才能够摆脱焦虑和内心的困苦。因此,他的爱显得偏执、自私。

子秋越渴望得到永续不断的亲情和安全感,就越脆弱。而尖尖则需要为了不打破一家人的平衡,做出谨慎的选择和判断:一旦情侣关系破裂,曾经的兄妹关系是否还能够得到顺延。当人物止步于这样的关系构成中时,生活向前的可能性受到了缩减。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偷懒,不愿意去架构更复杂也更具有穿透力的关系。爱情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为了爱情而爱情,成为一种漂浮式的关系。

凌霄对尖尖进行电梯壁咚

耐心

观众们从最初对《以家人之名》翘首以盼,到现在不少人滑着热搜榜看完剧情提炼。这部夏末最受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9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