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周刊并肩焦永峰与郭子愚的艺术人生

2022/7/11 来源:不详

焦永峰郭子愚伉俪

?

焦永峰郭子愚伉俪接受文化艺术报专访

  

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现场,有两幅颇有趣味的画作“比邻而居”。“左邻”《付款,请扫   这两幅画作风格迥异,题材毫不相干,摆在一起却有种奇异的协调感,令人不得不赞叹布展者的巧思。后来,笔者得知这两幅作品的作者竟是一对夫妻,一边有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释然,另一边又生出了浓浓的探究之心。于是,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冬日午后,我们登门拜访了这对画坛伉俪。   在恰当的时间遇上恰当的人   焦永峰《活着》之觅食×cm皮纸、国画颜料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在书画界,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夫妻的不在少数,焦永峰和郭子愚大概可以算作比较典型的代表:在校园中相识,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彼此了解、互相倾慕,进而携手,共同面对未来的人生。   他们的初遇是在西安美院研究生考试的考场上。那个时候,已经有过几年工作经历的焦永峰在考生们心中是个传奇式的存在:“画得特别好!”“特别得导师器重!”“就是他了,别人都没戏!”正值青春意气满怀的郭子愚自然是不服的:“当年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的画确实好,但画得最好的当然是我自己啊。”焦永峰对当年的郭子愚也是有印象的:“一个有些迷糊,丢三落四的小姑娘。”——不过,这个标准的“校园剧”开篇却没能像言情小说那样“擦出火花”。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两人都仅仅维持着“点头之交”。直到几年后,学校承接了一项陕北的壁画工程,焦永峰担任主要负责人,郭子愚是主力干将之一,两人这才算“正式相识”。其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每天一起画画,一起聊艺术、聊哲学、聊人生,越来越感到彼此合拍,竟水到渠成般走到一起。   谈起这段经过,“缘分”,是他们俩说得最多的一个词。焦永峰《付款,请扫   “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我大概就不会喜欢他了——别的不说,光是胡子拉碴的,哪个小姑娘受得了?”郭子愚笑着说道。焦永峰点头赞同:“上天安排你认识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事,从事什么样的行业。真的,是磨合,也是机缘。”   “你是来助我修行的。”这是焦永峰常说的一句话。   而这个时候,郭子愚往往会立刻接上一句:“你是来助我修行的。”   一个看似平凡无奇、水到渠成的故事里,却隐藏着一种近乎苛刻的逻辑: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人相遇,然后共同成长,默契无间。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哪怕是今天的自己回到过去,都未必能重现这段“两心相悦”。至此,谁能不感叹命运的神奇呢?   橡树与木棉   从西美毕业后,焦永峰走上三尺讲台,郭子愚选择了自由职业。   在当代,即便女性思潮和两性平等的呼声不绝于耳,即便身处“艺术”这个理论上不该有性别门槛的领域,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男主外,女主内”依然是一种满含无奈的利益最优解。对于女性而言,“自由职业”往往意味着优先承担家庭职责后用“剩余”的精力“自由”追求其他事业。   幸而,他和她都清醒地知道:夫妻之间必须并肩方能长久。   “想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定不能太远。”焦永峰口中的距离,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学识、眼界、品位、精神、灵魂上的距离,所以,在没有“单位”业绩考核的情况下,他自觉成为妻子艺术事业的“监工”。郭子愚《晨光》cm×cm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他真的很擅长戳人痛处!”郭子愚又是骄傲又是埋怨地说,“有时候人真的不是懒,实在是精力有限。忙完画馆的事、再忙完家里的事,真的觉得没有多余的力气搞创作了。这时候心里本来就挺难受的,他就专挑你哪儿疼戳哪儿,戳着戳着爆发了,那就画一张呗。”   可贵的是,焦永峰的督促从来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空喊。为支持妻子创作,他尽量分担家务,甚至干脆利落地放弃下班后的社交,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尽可能多地做孩子的陪伴者。   与橡树比肩的,从来不是攀缘的凌霄花,而是巍然屹立的木棉——他们做到了。   “神仙眷侣”和“一地鸡毛”都是生活的真实   在朋友眼中,焦永峰和郭子愚无疑是一对神仙眷侣。   她画工笔,他教写意;他登三尺讲台,她开个人画馆;他得奖,她也得奖。   两个人每天总有说不完的话,经常一个艺术上的话题就聊到凌晨,聊出灵感就冲到画纸前涂抹两笔,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   “我们一旦开画,就是啥也不管了。纸、笔、颜料,到处都是,家里几乎像遭了贼一样,但也不觉得乱,好像放哪儿都是合适的。一直到作品被抬走,再回到屋里才觉得无处下脚,又乱,又空。”焦永峰这样描述他们创作时的“专注”状态。   然而,生活中除了艺术和远方,也有剪不断理更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用郭子愚的话来说:“神仙眷侣是真实的,但是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也是真实的。”老人需要奉养,孩子需要教导和陪伴,故友新朋也免不了各种人情往来……这些或甜蜜或痛楚,或沉重或琐屑的生活,都被郭子愚一点一滴化作养料,融进自己的创作。   “我不会刻意挑选某个题材。对于我来说,创作和生活是同步的。它是一种状态,是你当前的所思所想,是你最真诚的有感而发。当你的素材和各方面达到以后,自然的一种呈现。”郭子愚《布兰克·夜》年   对于郭子愚而言,绘画最重要的是真诚。诚于画笔,诚于自我,诚于艺术。“它首先要能打动我,才可能打动观众。”   早年,郭子愚创作过广受欢迎的“猫”系列。她在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猫身上,表达对于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其中一只大着肚子、踩着墙头的玻璃碴艰难觅食的母猫尤其动人心神。导师曾建议她将这个系列继续向前推进,她却坚定地认为:“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回不来了。我现在   她“现在   同时,《晨光》也寄托着郭子愚的另一重期待:“孩子快要上小学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慢慢走了出来,现在我的人生有一种‘看到曙光’的感受。”   让观众“走近画框”   和郭子愚纯然从本心出发,在创作中更侧重表达感性体验不同,具有教育者、研究者、创作者三重身份的焦永峰的每一幅画都融入了更多的理性思考。以此次国展上亮相的《付款,请扫   “今天的人们去看展览,大部分时候就像散步一样,走马观花,一幅画能让人停留10秒钟都已经很难得,能吸引观众走近看就更厉害了。现在国展上的作品为什么越画越细,越画越逼真,甚至还有重叠、特殊肌理、绘画和浅浮雕的结合等等,都是为了吸引观众走近观看。”   “和很多境外的朋友聊天时,他们都会总惊叹中国大陆的先进:出门都不带钱包了,买个菜都扫   焦永峰坦陈,为了吸引观众“走近一步”,他在《付款,请扫   对于他来说,这幅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大众最熟悉的传统绘画素材“白菜”,体现科技进步又贴近百姓生活的素材“   身在当代陕西画坛,“笔墨当随时代”,“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几乎成为一种根植本能的艺术观念,然而对于“传统”二字,每位优秀画家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理解。对于焦永峰而言,“传统”不仅是吴道子的仕女、王摩诘的山水、八大山人的写意、吴昌硕的金石花鸟,也不仅是唐诗、宋词、明清小品,而是所有诞生和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和文化的总和。传统是庞大的、深厚的、古老的,同时又是根植于所有人血脉、与每个人个性相融,开放且鲜活的。因而,焦永峰绘画的题材与风格堪称天马行空:时而满怀文人雅趣,时而显露工业时代的冰冷峥嵘,再细细寻觅,竟然还有几分色彩斑斓。在这些挥洒自如中所展露出的,正是一种“我即传统”的清醒和自信。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本文开篇曾提到,在画坛因志同道合而携手的夫妻并不鲜见。这些艺术伴侣中,有的人在经年累月的相伴相守中渐渐活成了彼此的模样,也有人小心翼翼维持着“默契”与“融合”的界限,艰难地寻觅独属于自己的目标——焦永峰与郭子愚属于后者。   在有些人眼中,他们的相处太“理智”,少了些痴男怨女的缠绵悱恻,更多的反而像“搭档”之间的理解与默契。而在笔者看来,他们却如橡树与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彼此支撑又傲然独立。   在艺术和生活的道路上,互相沟通,互相包容,互相激励,互相督促,共同成长——还有比这更加美好的相伴吗?   文化艺术报记者倪尧本文选自年12月4日《文化艺术报》T07、T08版详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