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中,被压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为什么说被如

2025/3/9 来源:不详

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里有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一个叫陈胜的耕田人之口。

西游里也有一句异曲同工之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说这话的是自封齐天大圣的孙悟空。

被太上老君关在兜率宫的八卦炉里,大火整整烧了七个星期,逃出来的孙猴子不由得怒火中烧,挥舞着如意金箍棒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时间天宫大乱打的九曜星闭门不出四天王不见踪迹,雷部围攻的三十六员大将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正当众神束手无策时,西方的如来佛祖奉旨前来降妖救驾。看了看杀气腾腾的孙猴子一脸不屑的说道:“”你不过个猴子成精,何德何能敢来天宫抢玉帝宝座。”

猴子叉着腰霸气的回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我本事大着呢能七十二般变化,驾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大圣道:“他虽年久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西游记》第八回

如来听了后笑着说:“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咱们来打个赌,你若一个筋斗云能翻出我的手掌,我替玉帝做主这灵霄宝殿就让给你。但是若翻不出去,请你速速离去再不要搅扰天庭清平。”

猴子思忖了片刻问道:“”你说话算数。”如来笑着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双方约定后,猴子跳到了如来的手掌,驾起一个筋斗云飞腾而去。看见五根擎天高柱心想已到天之尽头,于是挥毫泼墨写下到此一游作为标记,又驾起筋斗云飞了回去站在如来掌中。洋洋得意稳操胜券的说:如来,俺回来了你输定了。

如来仰头哈哈大笑:“猴儿,你低头看。”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自己写下到此一游的标记怎么在如来的手指上,难道这个老头有未卜先知的法术?不可能不可能绝不可能,正待起身再飞回去查看时,如来突然翻转手掌五指化作五行,将猴儿压到了五行山下。

乌飞兔走又不知过了多少春秋,观音菩萨奉法旨带着徒弟惠岸行者,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过了福陵山行不多时但见前方金光万道瑞气千条,菩萨对木吒说道:此处应该是五行山,那搅乱蟠桃盛会大闹天宫的孙猴子就压在这里。

这猴头虽过去犯下弥天大错,但日后取经路上必不可少。于是,停下残步上前吟道:

堪叹妖猴不奉公,当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搅乱皤桃会,大胆私行兜率宫。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自遭我佛如来困,何日舒伸再显功!

——《西游记》第八回

那猴子自从被压五行山下,每天过得是度日如年,真是:“”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听得有人吟唱不禁有些欢喜,抬头望去原来是南海观世音菩萨。

猴子欣喜地问道:“菩萨你是来救我的吗?”

菩萨说待你天灾日满后,自有人救你但不是我。猴子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哎,我被那如来老儿骗了,压在这五行山下几百年了动弹不得。”

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

——《西游记》第八回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主题,猴子为何对观音菩萨说如来哄了他呢?又是哄了他什么呢?难道是当年凌霄宝殿外双方的赌局中,如来佛祖出了老千?

这个应该不会,尽管当时猴子对赌局的结果也是一万个不相信,但就二人的道行法力那是没有可比性。如来佛祖乃西方极乐世界灵山大雷音寺的掌门人,麾下罗汉金刚菩萨一抓一大把,连统领三界的玉帝大天尊见了也得以礼相待,如此高级别的人物干掉猴子好比踩死一只蚂蚁,根本没有使诈的必要。

那么,猴子口中的被骗到底指的什么呢?孔子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再回看一下当时如来与猴子打赌时,双方定下的口头协议。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

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西游记》第八回

口头协议最后一条,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如来答应的是猴子如果输了,就再下界去做妖,打赌的结果猴子技不如人的确输了。但如来没有履行协议放猴子下界为妖,突然变卦将猴子压到了五行山,要知道当初的口头协议里并没有这一条。

这就是猴子为什么说自己被如来所骗的关键所在。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学历还得匹配丰富的阅历,方能在这个云波诡谲的社会中保持铜墙铁壁百毒不侵。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修了七十二变化与筋斗云,虽然有了高学历但缺乏社会阅历,只去了趟东海龙宫与幽冥地府,怎么可能斗得过身经百战老谋胜算的如来佛祖呢?

大家好,我是一个热衷武侠与神话的文学爱好者,欢迎广大朋友们留言点评。不足之处望予以批评斧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云中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