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还是五指山
2025/3/14 来源:不详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搅乱蟠桃会,偷吃蟠桃,偷喝御酒,偷吃太上老君炼的丹等等。
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出来后,孙悟空更是闹得凶,一路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若不是有王灵官、佑圣真君以及雷部众将拦住,孙悟空真的就要打到凌霄殿里了。
玉帝听到外面的动静后,知道了孙悟空在闹腾,于是派人去请如来佛祖,佛祖使出大本事,把孙悟空镇压在了山下,天庭才得以安宁。而孙悟空,就此被压在山下五百多年。
不过,压着孙悟空的那座大山,其名称叫什么呢?出现了争议。有人说,是五行山;也有人说,是五指山。
孙悟空是被压在“五行山”下,还是“五指山”下?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我们看看原著,就能迎刃而解。
在《西游记》原著中,其实从来都没有“五指山”的说法,只有“五行山”。比如,第七回的回目名,就是“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还有,如来把悟空压在山下时,书中是这么说的。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西游记》第七回
这是除了回目外,书中第一次正式出现镇压孙悟空的大山名字。从这话可以看出来,山就叫五行山。而之所以叫五行山,是因为如来佛祖把五根手指头,化成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
在这之后,所有提到镇压悟空这座山的文字,也都是叫五行山。
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抽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这尊者即领帖子,拿出天门,到那五行山顶上,紧紧的贴在一块四方石上。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西游记》第七回(以上两处都是)
如来道:“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我与他打了个赌赛,他出不得我手,却将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压他在那里。五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
木吒道:“师父,那放光之处,乃是五行山了:见有如来的‘压帖’在那里。”——《西游记》第八回(以上两处都是)
三藏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西游记》第十回
行者笑道:“我儿子,你站稳着,仔细听了!我: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西游记》第十七回
牛王喝道:“且休巧舌!我闻你闹了天宫,被佛祖降压在五行山下,近解脱天灾,保护唐僧西天见佛求经,怎么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把我小儿牛圣婴害了?正在这里恼你,你却怎么又来寻我?”——《西游记》第六十回
行者才奏道:“老孙祖居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父天母地,石裂吾生……困压在五行山下,饥餐铁弹,渴饮铜汁,五百年未尝茶饭。幸我师出东土,拜西方,观音教令脱天灾,离大难,皈正在瑜伽门下。旧讳悟空,称名行者。”——《西游记》第九十四回
如来道:“……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西游记》第一百回
可以发现,上面一共是十段文字,全部都出自《西游记》原著,且提到镇压孙悟空的山,都是五行山。无论是佛祖、孙悟空,还是木吒、牛魔王等,也都是这么说。
由此可见,在《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是压在“五行山”下。这座山,也只有这一个名字,没有第二个名字。
如果去看央视版《西游记》(年),浙版《西游记》(年),以及张纪中版《西游记》(年),你会发现,这三部西游大剧中,也都是说五行山。
说到这里,解释一下“五指山”吧。
其实,说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也没什么错,因为五行山就是如来的五根手指所化。所以,五指山可以认为是五行山的俗称。
比如我们这里有一座望荆山,很小的山头,海拔可能还没有30米。望荆山,是这座山的唯一称呼,县志也这么说。但是,大家都不叫它望荆山,而是叫他垃圾山。因为十年前,那里堆着许多垃圾。
另外,在百度上搜索“五指山”,翻了好几页,也没有和西游相关的条目。
不过,在90年代,香港一些电影中,已经出现把五行山叫做五指山的台词了。
比如年,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中,影片26分12-16秒的时候,有这样几句台词:
胡说?那么你跑到五岳山来干什么?
这儿以前叫做五指山,是那只死猴子当年被困之地。
这里,就是明确把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叫成了五指山。
在电影《西游伏魔篇》中,44分的时候,也有提到五指山,也明确说是镇压孙悟空的山。
他是谁?
就是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
孙悟空?师父,他只是个传说没有人找到过他的。
其实很简单。你到五指山下,找一个老庙,庙前有一个佛像,高一千三百丈,宽两百五十六丈,孙悟空就在那里。
另外,在很多人日常讨论西游的时候,也会把五行山说成五指山,说明五指山也可以代指五行山。
再以后,“五指山”意义延伸,成了一个代名词,比喻为高明的手段,比如“你逃不出我的五指山”。
总之,从原著方面,严格来说,孙悟空是压在“五行山”下;但在日常讨论,以及一些影视剧中,大家也会把五行山叫做五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