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诗词中的梧桐特别美
2023/5/23 来源:不详转眼间,秋意阑珊,梧桐纷纷落下巴掌一样的叶片。
梧桐是我国有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它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等名称。
在人们眼中,梧桐树象征着爱情,寓意坚贞不屈的爱情,也有诗人常常借梧桐来抒发内心的惆怅和烦闷。
在古诗词中,梧桐是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
每当读着这些优美的句子,你眼前的梧桐是不是特别美?
为什么诗词中的梧桐那么美?因为梧桐是古诗词中的意象之一,更是秋天诗意的象征。
现在,我来简单说一说。
古诗词中出现的梧桐最早在《诗经》里。
比如,《诗经大雅卷阿》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句子。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在山冈上;山岗上的梧桐生长茂盛,身披灿烂朝阳。
凤凰和梧桐便成了品格的高洁美好的象征。
同样把凤凰和梧桐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庄子·秋水》篇。
文中写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古人有这种说法,“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因此,梧桐在古诗词中意象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引得凤凰来的高洁象征。
代表作:1、孤桐
北宋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梧桐天生枝叶茂盛繁密,巍然屹立,孤高不凡。
它有着凌云志向,不会委屈自己,但它扎根大地,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本。
它的树龄越老,岁月越长,树根越强壮,牢牢扎根大地不动摇,太阳光越炽热,它的树荫越浓密。
清明盛世,它解除民间疾苦,就像舜帝陵抚琴表达的心声,它甘愿被人砍伐用来制作五弦琴。
梧桐高大,高贵,高洁,它枝繁叶茂,更孤高不凡,它有着凌云志,但却扎根大地,越老,根越强壮,越不动摇。它茂盛的枝叶在炎热的盛夏形成浓密的树荫,为人们遮风挡雨。
梧桐最高贵的品德是它质地细密,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连舜帝都用它制作五弦琴来弹奏,因为梧桐树制作的古琴,音色更加清越。
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老,同生同死,古诗词中常用梧桐来比喻爱情、相思和悼亡之情。故,梧桐又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
1、《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庭院里那株半死的梧桐恰似我老病缠身的躯体,想到人死之后,九泉就是最后的归宿,心中感到黯然伤神。
夜晚,牵着幼小的儿子稚嫩的小手回到家园,只交清冷的月光照耀着空空荡荡的房屋,却不见一个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出一个老年丧失妻子的老人孤独寂寞,疾病缠身的痛苦。
年老多病的老人就像一半死亡,一半活着的梧桐,心中有着对生的渴望,但是,想到九泉是最后的归宿还是很黯然神伤,而且又不甘心。
白天带着孩子到处游玩,打发时间,可是,到了晚上回家,却感觉格外冷清,没有枕边人,这样的日子太难熬。
而半死梧桐成为成语流传下来。
2、半死桐
北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当我重新经过苏州,突然感觉到万事皆非,你和我曾经同来这里,为什么你不能和我同时踏上归途?
就像庭院中的梧桐,经过清霜后一半枯死,但保留着另一半绿色的生命。而我经历丧失妻子的痛苦,头发如雪一样白,就像成双成对的鸳鸯突然丧失另一半而痛苦不堪。
原上的草,露水未干,我流连在我们曾经栖息过的居室,又在为你新筑的坟前徘徊,最终,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你的坟茔。
回到家,躺在空空的床上,听南窗传来雨的声音。
突然,我看到床前一个女人,是谁呀,在这三更半夜挑灯缝补衣裳,是你吗?我的妻。
当时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夫妇共居的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发出“同来何事不同归”的哀叹
这是贺铸最为深情的一首悼亡词。他再次经过苏州时候,因为妻子不能和他同归而物是人非,甚至有些不相信,说好了我们一同到苏州,一同归去,可是,妻子却不能回家。
而“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这两句用梧桐经历寒霜半死不活和鸳鸯失去伴侣来比喻他自己,更让人落泪不已。
原上草,露未晞,不但是实写原上的草露水还没有被太阳晒干,更是从汉《乐府》中一首叫《薤露》的挽歌中得来的灵感。
那首《薤露》是这样说的。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因此,草上的露又代表人的生命短暂而且失去了就不能回来。
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所以古人把梧桐看作是秋天的象征,而中国文人在秋天来临时,总有一种伤感的悲秋心态。
代表作:
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默地独自登上西边的高楼,望着天上的月亮就像一把银色的钩。庭院深深深,一株寂寞的梧桐,像是被冷清清的深秋锁住了。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是什么,正是离别的哀愁,此时此刻的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牵挂着。
李煜是南唐的末代皇帝,是亡国之君,他当皇帝不合格,但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词人。
他的词,按照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写尽天下的哀愁。
国破家亡,被囚禁的他,独自登上高楼,望见一钩冷清的月牙,而院子里一株寂寞的梧桐树,正是清冷的深秋季节,他也像梧桐一样,寂寞孤独,被牢牢锁住,失去了自由。
他心中充满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而这离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因为他不是别人,是君王,他所离别的不单是爱人,更是故国。
梧桐不知道自己寂寞,李煜知道,因为梧桐就是他自己。
在李煜心中,梧桐更是故园之恋,离国之悲的象征。大概是古时人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梧桐树,梧桐就有了故园的意义,由此就赋予了梧桐的离愁之苦的意蕴。
2、《黄州定慧禅院》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这首词主要写的是孤鸿,用孤鸿的“拣尽寒枝不肯栖。”来表达他孤高不凡的品格。
而开头的月光下的梧桐也构成寂寞冷清的意境。月亮是残缺的,梧桐是稀疏的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当然,梧桐也是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的象征。代表作:《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玉炉里焚着香,青烟袅袅,红蜡烛落着蜡泪,烛光偏偏照耀着画堂内正在悲秋的女子。
女子眉如翠,衣衫轻薄,娶乌云一样的鬓发散乱了,妆容也残缺。长夜漫漫,玉枕和锦缎被子都透出寒意。
三更时分,秋雨阵阵,雨滴洒在梧桐树叶上,说不出道不明的离情别绪正是让人痛苦。
雨滴一滴滴打在一片片梧桐夜上,又打在空空的台阶上,那阵阵雨声一直滴落到天明。
温庭筠是花间词的代表,他的词精致细腻唯美,离不开女人的离愁别绪,香炉青烟袅袅,红蜡烛滴落蜡泪,以及女子的眉毛,鬓发妆容衣衫不整都带着强烈的哀愁。
而这种哀愁是唯美的,尤其是梧桐被雨滴打在上面发出的声音都描写得特别细腻,如果没有梧桐,雨滴直接打在地上也不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了。
雨打梧桐的声音一直翻天明,让人难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