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老上杭都不了解的重量级文物,就藏在

2023/8/29 来源:不详

说到中国著名阁楼,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西南昌滕王阁“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江南秋景;又或是湖北武汉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浓浓思乡之情。然而地处福建龙岩上杭的一个年小山村,其实同样有一个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高阁遥迎紫气东,溪光山色画图中”的小阁楼——凌霄阁。

据《院田村志》以及《上杭县志》记载,凌霄阁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毁于大水。清朝康熙年间上杭知县史圜路过,捐俸银十两重建,其后清嘉庆年间,本地李氏后裔李模龄募修,新千年后,广大村民及外出乡贤、干部职工自愿捐款又多次翻新修缮使之焕然一新。

凌霄阁,位于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村口宝地,俗称“水口”。相隔不远,便是一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太保庙。远远望去,整个凌霄阁小巧精致,阁楼仅七层高,八角形形状,清代土木结构,抬樑构架。一条汲水灌溉两用的儒溪就像玉带一般将凌霄阁揽入怀中,水中的鲤鱼石在溪水的涟漪中游荡,在凌霄阁的倒影中“直跃龙门”,整个画面显得格外灵动多姿。

清光绪二甲进士、刑部主事李英华曾即兴写诗:“凌霄阁外水淙淙,鲤石嵯峨郁浪春。长日涧中君莫笑,一声雷吼化成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本村清乾隆末诸生,李燮(字黼轩,院前乡人)先辈更是寓景于情写下了“一阁如峰到写天,扫开霞彩作文笺;朝涂碧落云烟满,夕照长空斗宿联;日射遥看花灿烂,雁排时见字翩跹;谁将奎笔抛霄汉,飞到儒溪竖院前”的脍炙人口诗句。早年在凌霄阁周边亦筑有平房和凉亭,是当时文人学士读书、吟诗赏景之所。

走进凌霄阁,原本小巧精致的凌霄阁突然变得高大雄伟,细读门联“高步层楼期造极,俯临曲涧想逢源”之句,令人无限遐思。个人努力固然重要,天时、地利又何尝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步入阁内,沿着阁楼四周轻轻抚摸裸露地墙体、古朴的方形圆孔木窗以及走起路来吱吱作响木质楼梯,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止,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

进入二层,又是另一个空间。夹杂着些许暖意的阳光透过精美的木制窗户让二层空间明亮了许多,光线就像细微的线条一样,将两个世界连接起来。迈出二层阁门,一眼便是古村落美景:小桥流水,沃野良田、百年民居···,回首仰望凌霄阁二层门头,“凌霄阁”水墨大字便映入眼帘,再仔细观看字体周边浅显精致地纹饰,便知已有些年头。门两侧有联:“眼孔放开迎紫气,胸襟开阔拥青峰”,我想这就是对凌霄阁最好的解读。

或许是被凌霄阁的文学气质所吸引,在二层的沿阁走廊每走一步都要驻足观看良久,因为被风雨侵蚀的外墙至今还保留有众多清代文人墨宝,每一首诗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清雍正时增生,李天瑞(字凌汉,胜运里院前乡人)就写下了馆凌霄阁题春复夏秋冬四景:

(其一)

百尺楼高面正东,衔山吸水入环中;

檐前斜挂峰头月,殿角徐招洞口风,

星斗分明多错落;烟霞缥缈倍玲珑。

光燃太乙将书校,五夜云开展碧穹。

读罢此诗,令人陶醉于美景良辰之中。

再如清乾隆末诸生,李燮(字黼轩,院前乡人)所题写的修葺亭阁上竣七律四首:

(其四)

新箿垣墉已竣工,风华不与旧时同。

三层宝殿三层景,八面琼轩八面胧。

墅色翠连山色媚,溪光晴带日光融。

挥毫欲写凭栏趣,无限诗情寄碧筒。

多读几遍,会让人不自觉地沉浸于百年前诗人眼前的美景。当然,对凌霄阁的赞美之诗远不止这两首,在所有30多首关于凌霄阁的诗句当中,当属姑苏名士沈德新所题凌霄阁:

柱砥中流障碧天,上凌霄汉下临渊;

澄明月印波心镜,澹荡云飞槛外烟;

照眼花枝春共媚,当楼山色翠相连;

笔锋到插无方写,欲借长空作锦笺。

之诗最为有名,读此诗,莫名地会让人泛起一丝丝的思乡之情。

诗句之外,最令人惊喜地便是凌霄阁复杂而有序的榫卯结构。层层递进,层层相接,互相支撑,历经几百年依然稳固如山。在蔚然的天空下,凌霄阁顶的宝葫芦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道道金光,好似走进了南天门凌霄宝殿一般!若不是亲眼所见,怕是没人会相信!

到凌霄阁寻找旧日的时光,总是那么惬意、感怀!坐在台阶上,脑海里时不时闪现,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孩童时,就像跟屁虫一般,总是跟着担子里挑着鸡鸭的长辈到此地礼佛,寄托着学业有成、健康成长的期许。只是当年那株茂密如林,守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老樟树还有谁记得?每一次到这里、每一次的转身离去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到这里愧不能如先辈饱学之士一样,在这吟诗出口成章,抒发心中远大抱负;离去之后,收拾行囊,万里远行求知求学以超越先辈更上一层楼!

可以说,年前便屹立于此的凌霄阁,虽不比滕王阁、黄鹤楼那般有名,却也是福建闽西山区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迹。当你走进它时,一定会被它的浓蕴诗意和古朴气质所吸引,尤其是它那诠释了清代先辈最高超的建筑技艺。

作者:棠梨子树下(笔名)

转载声明: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获得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