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爸妈最戳心的争吵为什

2022/9/19 来源:不详

最近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剧中由杨童舒老师扮演的凌霄妈妈的这一角色,真的是让人可怜又可恨。

这是一个性格有些极端又不够坚强的母亲,在面对女儿的死和街坊的指责时,没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失,更没有勇气原谅自己和别人,所以,一直活在过去,不敢走出来面对一切,不断用指责、争吵来逃避和掩饰内心的伤痛。

现实中,恋爱、婚姻、家庭,总会因各种原因吵架。

明明是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事,可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就发生争吵。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这样说道:亲密关系中的争执不是源于性格不合或不爱,而是其隐藏着童年的需求…”

一、童年的需求是什么

在《正面管教》中我们知道,儿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两类需求都来自人类相同的根源,那就是人类“爱与被爱”的需求。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要看几件事:首先,它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坚定。

什么是和善而坚定呢?

第一,让孩子感到无条件的爱但是有确定的边界,让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

阿德勒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在童年时候追求的就是两件事:

第一是归属感,归属感是我知道有人爱我,我的父母肯定是无条件喜欢我的。

第二是价值感,价值感就是我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这两种感受都是孩子童年时候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

假如说,孩子在他(她)小的时候找寻不到这种归属感,找不到有人爱他(她)的这种感觉,他(她)的内心在那个时候就会特别的焦虑,这种焦虑就会在他(她)结婚以后通过争吵释放出来。

例如,一个在婴儿期的孩子,会不停的哭,有些年轻的父母不知道要不要抱抱孩子,这时,就会有很多人支招说,不要抱,千万不能抱,越抱他(她)越哭的厉害,不要惯着他(她),会惯出坏习惯的。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外行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你要知道,当一个孩子并不是因为饿了和不舒服而哭闹的时候,他(她)其实是在寻求归属感,他(她)在寻求有人爱她(他)的那种感觉,如果这时候父母根本不管他(她),心想等他(她)哭够了自然就不哭了,孩子嘛,哭一哭对身体有好处。但你其实并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已经产生没人爱的焦虑感了。

所以,这是非常可怕的,在结了婚以后,童年时期没有满足的的归属感以及价值感都会在婚姻生活中变成大量争吵的原因。

由此,我们知道,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小心,你要弄清楚这个教育能不能给到孩子价值感和归属感,能不能满足孩子“爱与被爱”的两大需求。

二、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会对婚姻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把婚姻生活分成了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四个阶段。

1.月晕阶段的影响

人是为什么要谈恋爱?

这本书的作者说:我们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他(她)的陪伴、照顾、了解、支持、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

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要谈恋爱,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来自你内心的需求,真爱实际上是来自于对童年没有满足到的一些需求,寻找真爱,就是追求这些需求。

因此在谈恋爱的阶段,我们经常会用很多幻想来吸引到我们最想要的那个人,我们越是想要追求的东西,彼此就越会努力的假装自己拥有和具备这些特质,从而去吸引到对方。

心理学上有句话说:“一个人越是缺什么,越爱表现什么。”这是因为,你缺什么,你就需求什么,为了得到自己的需求,那就要表现出自己本身具有这方面的特质,原因就是根据吸引力法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理,希望用这种特质去吸引相同的人。

比如,我本身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那我就希望我寻找的另一半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我想找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伴侣,为了找到这么一个人,我就要尽量去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因为我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特别自卑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相互都以为找到了那个人,找到了真爱,其实彼此努力找到的就是能弥补自己缺陷的那个人。

所以,双方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爱一个人去谈恋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简单地说,因为童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谈恋爱就是想找一个可以满足自己这种需求的恋人。而这种需求就为以后夫妻间的争吵埋下了隐患。

2.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入幻灭阶段

所谓幻灭就是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出现,反而会出现很多糟糕的事情。

如果对方没有给到你想要的、你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你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情侣会用明说或者暗示的方法来改造自己的对象。

你之所以要改造对方,目的还是期望对方能满足你的需求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两个人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

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当你对对方期望越来越高,你就越想改造她(他),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而且是错误的选择,你无法改变,于是你开始有些烦恼,由此产生愤怒,随着愤恨的到来,你开始不满意你的婚姻,你觉得你们之间没有爱了,于是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

3.内省阶段让人产生失败的感觉

在内省的部分,我们充满着反思,充满着后悔,一边争吵一边反思,然后每天不断地琢磨很多的事情和原理。

到这个阶段,绝大部分的亲密关系都会让人产生失败的感觉,如果你把伴侣当做满足你个人需求的工具,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要么选错人了,要么就是爱不存在了。

其实,内省阶段也是一个学习的阶段,把亲密关系当做学习怎么去爱的途径,那么你的决心能让你渡过难关,体验更美好的快乐和亲密,获得更好的亲密关系。

当幻灭的阶段移至内省阶段时,你就得到一个机会去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发觉所有亲密关系的源头。

内省则会让你有更深的洞察力,去揭开错觉的面纱,从而大大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

4.启示阶段的影响

启示是婚姻关系的最后一个阶段。

一般来说,无法满足的需求,不会直接影响到启示阶段,前三个阶段的影响决定了最后这个阶段,当然,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会突然获得启示,进而获得真正属于你的亲密关系。

启示的阶段,虽然是短暂又神秘的,但它对一个人的生命却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当你能够看清自己的本质时,你就会得到启示。

在亲密关系中启示有三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启示推动着你的力量,让你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

第二种,以毫无察觉的方式显现。

第三种,让你有自己选择的力量,而不是听天由命或辛苦地走完亲密关系的前三段。

三、怎么样解决问题获得启示

1.明白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

在这本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可能会彻底颠覆我们过去的认知,我们过去都以为,婚姻生活是两个人的事,所以要双方都付出努力,才能够变得更好,我们很多人都会认同这句话。

但这本书的作者说:“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么即便你一个人做出来百分之百的努力,那也只能起到百分之五十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对婚姻特别的绝望,认为我再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因为对方没有改变。

我们总期望对方和我们同频、同样节奏的付出努力,这样才可以,事实上,可能对方也努力了,只是双方努力的方式不一样,但心中永远不会满足,爱比较,始终认为有多有少,有吃亏的有占便宜的。

事实上,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这一切都关乎你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你自己解决了你内心深处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准确的理解清楚你在婚姻当中到底需求什么,以及怎么样用爱来解决这些事情,就够了,一个人的努力,就足以让婚姻生活变得更好。

所以,你明白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是你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内心的缺口,就能够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能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百分百负责,不要去怪罪别人,怪罪别人没有用。

2.多倾听对方的声音,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