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为何还成了佛看看这

2025/4/27 来源:不详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被翻拍成了许多版本的电视剧,小时候看的时候非常有意思,长大后再看却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比如,五行山下悟空曾打死了6个强盗,同时这6人也是凡人。然而,在《西游记》的最后,“杀人凶手”孙悟空却被封了佛,这显然不符合佛家的教义,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六个人的身份并不简单,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其中的故事,或许会刷新你对《西游记》的三观。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

在《西游记》中,“大闹天宫”是非常精彩的一幕!孙悟空原本是天产石猴,经历了千辛万苦拜师菩提祖师,最后修得了一身的本领神通。

重新回到花果山后,本想着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惜却在意外之间与东海龙宫、地府结怨,由此和天庭的“纠葛”拉开了序幕。玉皇大帝本想给他一个虚职,让悟空“混吃等死”,奈何悟空却不甘心。

双方因为一些条件没有谈妥,最后打了起来。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虽然孙悟空非常的厉害,但是他最后还是失败了,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了五行山下。

影视剧《西游记》中,悟空一直达到了凌霄宝殿,甚至还将玉皇大帝驱逐下台。不过,在《西游记》原著中,悟空仅仅在南天门便被抓住了,可见影视剧与原著的差距还是很多的。

五百年后等来了唐僧

在五指山下,观音菩萨告诉他:“五百年之后,有一个取经人会来到了这里,到时候他会救你,你就保护着他取经就行了......”而后悟空生活了五百年之久。

期间,观音菩萨来到了长安,并且找到了唐僧,说服了他去西天取经。唐僧的第一站便是五行山,这里也是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的分界点,又称作为“两界山”。

看到五行山下的猴子时,唐僧上山将如来佛祖的法旨给取了下来,悟空这才得救。就这样,悟空成为了唐僧的大徒弟,开始了西天取经的重任。

取经一共有九九八十一难,而这第一难却非常的简单,悟空、唐僧两人遇到了一伙强盗。当时,这六个人仅仅是想要劫财,身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却不干了,他执意要给这些人教训。

从身份上来看,他们是凡人,从能力上来看,武力值也不高。对此,悟空不以为意,他害怕伤到师傅,同时也不想让师傅看到他杀人的一幕。

于是乎,他先将唐僧给支开,随后便设计将6个强盗给杀死了。走在前方的唐僧,突然意识到不对,骑马返回时6个人已经被杀,后来还是在观音菩萨的劝说下,师徒才重归于好。

此后的取经路上,悟空所做的许多事情,与唐僧所信奉的“佛门大道”都充满了冲突。幸运的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们还是取得了真经。

与此同时,唐僧最后成了旃檀功德佛,悟空也成为了斗战胜佛,八戒、沙僧、白龙马的地位也都得到了提升,一时间五人的人生算是来到了巅峰。

故事说到了这里,心中不免产生一个疑问:“佛教有自己的戒律,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够杀生,否则的话很难成佛。”然而,从上述的介绍来看,孙悟空不仅杀生了,而且还一下杀了6个人。

很显然,悟空的做法与佛教的教义有明显的冲突,既然如此如来佛祖为何又封他为佛呢?而且还是斗战胜佛,地位在罗汉、菩萨之上,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了。

其实,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西游记》原著中的这6个人物就不难发现,这6个人的身份并不简单,他们所代表的“意义”从各自的名字中便可以看出来。

6个强盗的名字

在《西游记》原著中,对这六个人没有过多的阐述,仅仅记录了各自的名字,他们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

作为读者的我们,看到这6个名字的第一感觉便是奇怪,但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也就只是感觉奇怪罢了,并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信佛之人,那么看到这18个字的时候便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其中的秘密,也理解孙悟空与如来佛祖的做法。

在佛家的一些典籍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六根、六识和六尘,何为六根,它们分别是:“眼、耳、鼻、舌、意、身”;何为六识,它们分别是:“视、听、嗅、味、触、意”;

何为六尘,它们便是:“色、声、香、味、触、法”,看到了这样的介绍,或许很多人就明白了。六根是指六种感觉器官,六识则是一种沟通外界的方式,六尘则是沟通外界时产生的感觉。

看过《封神演义》的网友们都清楚,在道家之中有“斩三尸”之说,简而言之就是修道之人需要斩掉身上的世俗杂念,这样才能修成大道、成为圣人。

其实,从某个角度而言,佛家的“六根、六识和六尘”与“斩三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有斩掉自身的这些“污垢”,才能够修成正果、成就佛陀大道。

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悟空是杀了那留个强盗。可是,如果归根究底的话,悟空所斩杀的六个人并非表面那么简单,他所斩杀的也是自身的“恶念”、“杂念”......

既然取经大业是如来佛祖策划的,九九八十一难是观音菩萨主持的,那么他们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了然于胸。当悟空完整他们制定任务时,被封为斗战胜佛,也就理所当然了。

有意思的是,这一回合中的大标题为“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从这8个字便能够看出来,就连吴承恩自己也是认为“悟空杀掉那6个强盗是正确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心猿归正”一说。

正所谓,取经取得的并不是经书,而是取经过程中的一种历练、修炼。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